两会期间,政府的工作报告以及相关的议案、提案都针对人力资源领域提出了许多政策、建议和措施等。我们整理了一些关键词:
“企业助力”
关键词1:组建国家数据局,大力发展数字经济
原文:组建国家数据局,负责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,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,统筹推进数字中国、数字经济、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。
国家数据局的成立体现了国家对数字治理和利用的重视,为数据要素制度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,也体现了国家对于数字化转型的决心和战略。
经济的回暖始终是要落实在每一个具体的企业的复苏,而数据资产则是不确定环境下最大的确定性机会。数字化已成企业拼发展的必选项。
关键词2:支持平台经济发展
原文: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,支持平台经济发展。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,着力提升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水平。
近年来,平台经济规模日益扩大。预测2030年平台经济的总规模将达到100万亿元。未来,数字平台企业在合法合规开展科技创新、海外业务拓展以及服务民生业务时,将获得更多政策支持。
关键词3: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
原文: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,有力促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。
如今,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迅速,已全面融入了45个国民经济大类,具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达到了240个。“5G+工业互联网”发展已进入快车道,一大批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开展创新实践,项目超过4000个。
关键词4:深化国资国企改革
原文:深化国资国企改革,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。坚持分类改革方向,处理好国企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关系,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。
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,坚定不移发展国有经济,切实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、创新力、控制力、影响力、抗风险能力,依旧是2023年的不二的选择。
“民生保障”
关键词1:就业优先
原文: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,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,切实保障好基本民生。
高校毕业生属于社会中受到良好教育的优质群体,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,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十分重要。
在企业端,要继续抓好特、大型企业的创新、创造和重组,使大型企业能提供新增就业的容量,也要继续抓好中小微企业的纡困和扶持,拓展新增就业岗位。
关键词2:养老和生育
原文:加强养老服务保障,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。
加强养老服务保障,要以养老服务需求为导向,坚持软硬件同步提升,织密为老服务“保障网”。
例如,2022年中国正式启动实施的个人养老金制度,标志着中国多层次、多支柱养老保险制度框架基本形成。
鼓励生育, 不仅是重视“生”的政策,还要对“育”有足够的关注。除了通过税收、专项补贴、托育服务等政策直接或间接地减轻家长的经济压力外,从职场环境来说,可设立一些具体的优惠政策,鼓励用人单位关注女员工的职业发展问题。